图书情报研究
    主页 > 期刊导读 >

我的课程开发故事之笔墨书情

有些故事,是有过程的,就像课程开发,看似无“情”,实则有意。其实心底里,早有些“种子”,提前种在那里了。那是2015年,我任教三年级。那个秋天,刚刚下发的教材中有一本实验教材——2014年教育部审定,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《书法 练习指导》。

我自己是喜欢书法的,当时就很有兴趣地多看了两眼。

当时,学校安排我除了主课外,还兼教两节美术课。在平时教学过程中,看到孩子们写的字有些稚嫩,有些歪歪扭扭,这心里就时刻隐隐约约地压抑着一个小小的愿望,希望能让孩子接触下书法。

那时,中国书协会员,德艺双馨的青年书法家叶慧敏老师,正好管理着瑞安市职工书画院。他知道我的书法还不错,就邀请我义务担任市工会欧体书法提高班的老师,已经有一段时间了。这样说起来,我也是“书法老师”,而且,也积累了“书法辅导”的教学经验。

我自己的班,我做主。

当我告诉孩子们:本学期的美术和书法都是我来教,问他们更喜欢哪门功课,我将尊重他们的意见,决定本学期学习内容,另一门功课将主要在课外完成。让我没想到的是,几乎全班同学不假思索都选择了书法。

我宣布每周四下午二、三节为书法学习时间时,他们高兴地雀跃着,欢呼着,“耶!耶!”的声音不绝于耳,孩子们喜欢书法!

书法学习的准备阶段开始了,有老师、有学生,还得有“笔墨纸砚”呀。古人云,“兵马未动、粮草先行”嘛。

新的课程开发总是伴随着从无到有,从曲折到顺畅的。比如,我这个“书法课”的开端,学校是不可能首先拨经费支持的。我只能召开家长会,跟家长商量,争取家长的支持。

开始,我有点儿担心家长会不会支持孩子学习书法,因为我知道我们班的孩子绝大部分来自全国各地,唯一的一个本地生父母亲早已离异,跟随妈妈生活,经济也是比较拮据的。

意想不到的是,我告知家长,本学期将尝试在本班开设书法课程,需要大家配合购买笔墨纸砚。我说完了,环视着家长的脸。那一瞬间,家长们的反应却让我又感动又喜悦。

忙于生计无力培养孩子兴趣的家长都很高兴,而且感激,表示一定大力支持,就像王梓嘉的妈妈说的实在话:“老师,我们没能力让孩子上兴趣班,不能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,心里总是有内疚的。老师如果肯在班级里教书法,我们真是求之不得,我们肯定支持。”为了节省家长们的开支,条件稍好的曾明成妈妈还行动起来,把

家里开小店时剩下的小醋碟拿来,免费提供给同学们当墨盘用。

当然,这样的事情,我不可能不跟叶慧敏老师说。

叶老师得知我有这样的打算,更高兴。他认为这就是推广“中国传统文化”的表现之一,鼓励我要做得扎扎实实,实实在在,要看得见、摸得着,因为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。

他说:“你们班,毛笔、笔帘、毛毡、基础笔画练习纸等,每人一份!”

刹那间,班上每位学生配备齐全了所有的“装备”,我仿佛看到了所有学生的笑脸上有着墨点,眼睛里有着闪烁,四个字:笔墨书情。这门新的开发课程比预想的开课时间要快很多,2015年9月份的某一天,正式开始。

书法是一门高雅的艺术,它综合着天地万象之形,融入古今圣贤精神之理。大门敞开,出入自由,然而登入大雅之境界不容易。

那么,孩子们学习书法的作用是什么呢?

培养观察能力、思考分析和表达能力?还是净化心灵、提高审美素质?仿佛高深莫测的样子。其实,孩子们学习书法的目的最初是相当简单的:就是好玩、好看。你看,一段“竹竿”,一撮羊毛,沾点墨水,横平竖直,一撇一捺,硬生生活灵灵的中国汉字顶天立地,站在各种材质的纸上,一排排、一行行。这气势,怎一个“精神”了得?

对于孩子,老师一声:“好字!”此时,小孩子们的感受,就是对于“毛笔书法”的切身感受。

基于孩子年龄特点和保护孩子学习书法积极性的考虑,我确定的三年级书法教学的总目标是:增强孩子们书写毛笔的兴趣,养成正确的执笔方法和书写习惯,掌握各种基本笔画的起笔、行笔、收笔的准确写法。

根据自己确定的总目标,我把书法课安排在周四下午二、三节,而且这两堂课需要连起来上,中间不下课。因为书法教学不同于其它学科,毛毡的摆放、“墨盘”的分配、毛笔的清洗……都需要时间,加上讲解、示范等,如果只有一节课,根本就没有有效的练习时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