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书情报研究
    主页 > 综合新闻 >

读书 | 为探究近代中国工程的发展脉络提供文献

“处此工业幼稚之中国,而各方面工业发展之需要又复急不可待,我人能不奋勉自励,创造我中华独立之工程事业。”发端于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工程师学会,是中国近代规模最大、影响最深、成绩斐然的工程师共同体,自其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大任,他们不从纸上逞空谈,立志实地把中华改造,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辉煌记忆。然而,受制于缺乏文献参照等因素,关于其形成与发展的研究极为有限。

值此辛亥革命110周年之际,中国工程师学会也迎来创会110周年。由中国工程院陆佑楣院士担任总顾问,中国科学院大学陈印政博士等担纲主编的《〈工程〉整理汇编》及《〈中华工程师学会会报〉整理汇编》日前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。两套丛书记载了中国工程师学会的发展历史,为推进对中国工程师共同体的群体特征及工程创新的规律性研究,探究近代中国工程的发展脉络提供了宝贵的文献依凭。

中华工程师学会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早成立的工程师共同体,后与在美国成立的中国工程学会合并成为中国工程师学会,发展成为中国近代规模最大、成果斐然的工程师共同体,为中国近代工程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、增加工程师共同体的凝聚力,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
作为两个学会的会刊,《中华工程师学会会报》与《工程》系统记载了学会的发展历程,是学会历史的缩影,对于促进会员之间的学术交流、传播工程进展、加强会务联系,以及提升中国工程师共同体的吸引力、凝聚力,促进群体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。

然而,长期以来,两刊处于尘封的历史深处,近年来虽有学者开展了一些研究,但因为这些资料时间跨度长,历经多次战乱,致使搜集整理工作面临诸多困难,相关研究举步维艰。为此,丛书编纂团队怀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,经过广泛搜寻、严谨考据、细致爬梳、精心研编,将《工程》《中华工程师学会会报》进行系统的整理汇编后出版,

此次推出的文献汇编中记载了大量的工程案例资料,见证了中国近代工程本土化和工业化的大背景下,工程事业艰难发展的历程,是记录国难当头之际,中华民族血脉赓续、工程事业艰难发展的重要文献,对于中国工程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,对于研究工程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,推动新时期工程事业发展也具有重要价值。

书中收录的文献,大多是中国工程师多年从事工程事业积累的经验之谈,或者是实际工程实践中积累的宝贵资料,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。例如恽震所著《扬子江上游水力发电勘测报告》一文,是其在孙中山先生《建国方略》《实业计划》的影响之下,最早针对长江三峡进行水利工程勘察的研究论文,成为建设三峡大坝的重要参考资料,该文提出选定黄陵庙三斗坪为建坝候选地点之一,即为今日三峡大坝所在地。《治理黄河工作纲要》一文是时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李仪祉治理黄河理论的代表作,他在该文中首次提出了黄河治理应上、中、下游并重,防洪和航运、灌溉、水电兼顾的思想,改变了几千年来单纯着眼于黄河上游或下游的治河思想。茅以升所著《钱塘江桥设计及筹备纪略》一文,详细论述了建桥缘起、桥址选择、水文条件、设计标准、施工方案、资金预算等珍贵设计资料,为抗战后重新修复该桥提供了重要工程资料。

两刊中辑录的篇目也见证了近代中国工程师团体“实地把中国改造”之担当。《工程》创刊号发刊词指出:“处此工业幼稚之中国,而各方面工业发展之需要又复急不可待,我人能不奋勉自励,创造我中华独立之工程事业。”1931 年的江淮大水,可谓中国近代罕见之巨灾,《工程》以其强烈的使命感,积极探讨灾后重建问题,先后发表了多篇论述灾难起因及受灾情报的调查报告,之后又刊登多篇从工程视角探讨灾后重建的论文,这些论文基本上都转化成为工程实践,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。

对于丛书的出版,学界也予以高度关注。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孙小淳指出,《工程》记载了中国工程师学会的早期发展历史,从多个维度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工程研究的状况,对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研究,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。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原副理事长关增建提出,透过本书可以窥见近代中国的工程师群体在当时社会环境下的所思、所想及所研,为探究中国现代化历程的学者提供了难得的资料宝库。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院长王思明认为,丛书系统保存了一批珍贵的工程科技资料,是一项学术基础工程,对研究近代中国工程的发展历史、工程与社会,乃至整个中国的现代化进程,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。